“寡人之于国也”中“之”字用法探究 江苏必修四节选《孟子?梁惠王上》中一段,做成课文《寡人之于国也》,其标题中“之”字用法,颇费人思量。 查查教参,问问同仁,大体上是两种答案: 第一, 做主谓之间取独用的助词; 第二, 做句中舒缓语气用的助词。
王者至尊方法
对第一种说法,我有点怀疑。该例整个句子是这样的: 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” 说“寡人之于国也”是大句的主语部分,似无问题;但“寡人之于国也”中“寡人”是主语,那么谓语又是什么呢?如果能落实这一点,“之”字满足第一种说法,即“做主谓之间取独用的助词”才有根据。
王者至尊工具
对第二种说法,我更怀疑。 做句中舒缓语气用的助词,一般是“也”字。如: 例1: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终不解矣。 例2: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 例3: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 例4: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
王者至尊原料
例5: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,犹且从师而问焉:今之众人,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耻学于师。(以上皆选自韩愈《师说》) 例6: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(《论语?季氏将伐颛臾》) 我翻开《孟子》(三秦出版社,邵士梅注译,2008年1月第1版),发现与“寡人之于国也”句类似的有以下若干:
王者至尊軟件
例7: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;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。(《梁惠王上》11页) 例8:孔子兼之,曰:“我(之)于辞命,则不能也。”(《公孙丑上》41页,那个“之”原文没有,是我加的。)
王者至尊步驟
例9:麒麟之于走兽,凤凰之于飞鸟,泰山之于丘垤,河海之于行潦。类也,圣人之于民,亦类也。(《公孙丑上》42页,原文如此,我怀疑第一个“类”之前的标点应为逗号,该“类也”后面才是句号。)
王者至尊解釋
例10:故汤之于伊尹,学焉而后臣之,故不劳而王;桓公之于管仲,学焉而后臣之,故不劳而霸。汤之于伊尹,桓公之于管仲,则不敢召。(《公孙丑下》54页) 例11:故曰:口之于味,有同耆也;耳之于声也,有同听也;目之于色也,有同美也。至于心,独无所同然乎?(《告子上》118页)
王者至尊經驗
例12:人之于身也,兼所爱。兼所爱,则兼所养也。(《告子上》123页) 孟子怎么这么喜欢使用“之于”呢?比较这些例子,一个共同的特点是“之于”中的那个令人困惑的“之”字基本上都在名词(或代词)后面。看来,那个“之”还真的是“做主谓间取独用的助词”。
王者至尊知識
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么,“寡人之于国也”中的那个谓语,又在哪里呢?我的理解,有两种可能性。
Copyright 2004-2014 All Rights 湖南資興中學校園網 Reserved.
搜狐彩票开奖频道